基隆工業區的緣起
基隆工業區的緣起
繁榮起點
世紀初期是海運當道的時代,基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作為台灣重要的經濟港口城市,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,進而成為貿易與通商的重要樞紐,帶動了各產各業的興盛;基隆更是當時對內鐵道陸運的0哩起點,1908年縱貫鐵路基隆到高雄全面通車,大大增加運輸量能與縮短行車時間,成為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。
有起有落
雖在二戰時受到波及,戰後修復的基隆港,迎來另一波成長的高峰,基隆外港擴建工程、西岸31-33號深水碼頭陸續完工,台灣經濟發展也從第一次進口替代、出口擴張到第二次進口替代,逐漸站穩腳步。 1960年代台灣經濟爆發,基隆港也隨之迎來經濟繁榮的時期。進出口貿易量急遽增加,世界貨櫃運輸的革命,改變了全球海陸運輸的模式與結構。1972年基隆港第一突堤貨櫃碼頭和西岸高架道路工程陸續完成,貨物運輸全面走向標準化、自動化、效率化的全新運輸模式發展,台灣邁入貨櫃運輸新時代。1973年大武崙工業區成立,台灣首個出口工業區,對於基隆市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顯著的影響,提升了基隆的產業結構,也帶動了城市的經濟繁榮。
難敵湧浪
隨著全球化競爭的加劇與經濟轉型的需求,基隆的經濟和城市發展也面臨了轉型的困難。由於貿易量下降,外商投資減少,產業也開始面臨發展上的挑戰。隨著工業發展放緩和就業壓力增加,基隆在1980年代開始陷入了經濟和城市發展的低谷期。
宿命難敵
基隆身為港口城市,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,在過去曾經擁有著龐大的貿易量與創造了經濟的繁榮,但這個港口歷史,也成為了轉型與創新的限制。港口一旦開始運轉,就很難停下來,在急切前進的當下,很難及時察覺世界改變所帶來的壓力,當環境、技術、經濟等因素不斷演變,基隆面對越來越大的困境,卻無法不顧一切的改變,因為城市一旦擁有了港口,就承擔了永恆的使命,城市發展始終繫於港口經濟,難以脫離港口標籤,因此面對著全球化競爭與環境變遷的壓力,基隆需要在保持港口優勢的同時,沿著岸,找尋新的出口。
承擔使命
一直以來,基隆都肩負著維繫經濟繁榮與促進國際貿易的重要任務,持續不斷的發展與創新,基隆正在不斷地改變,基隆的產業正在覺醒,意識到創新,不能只靠形塑,而是要有行動,從倚賴港口發展,到承擔轉型創新,產業界帶著主動創新與多元的觀點,渴望為家鄉注入創新能量。
創新平台
多元的觀點匯聚,能帶給基隆更不一樣的刺激,在地青年視角、返鄉青年視角、創新專業視角,當一群以不同角度和經驗出發的人聚集在一起,提供多元的思考和方法,相信能有助於基隆在產業、經濟、社會發展上的創新。透過不同角度的融合,更全面地思考問題,提出更多元的解決方案,從而帶動產業的創新、城市的發展。